关于模块电源的适用温度问题,网络上的解释与分析众说纷纭,每种说法看上去都似乎有些道理。那么关于模块电源的适用温度,到底有没有一种较为靠谱的说法或者官方数据呢?
首先,在模块电源的工作温度这一定义上,国外与国内并不相同。国外厂家通常规定为外壳温度,而国内厂家比较喜欢说环境温度。另一方面,模块使用温度的范围反映了一个电源生产厂家的实力,有的厂家能实现工业级,而有的厂家能够做到军品级。
当模块 温度达到125度时,内部温度好基本控制在150度左右,但达到这个水平还是很有难度的。
但也有研究者认为,用外壳温度来衡量模块性能的好坏并不准确,外壳温度有一定意义,在温度检测的仪表中,电源模块的外壳温度就是一个发热源,对其他电路有这很大的影响,此时外壳温度的意义也就体现出来。
消耗同样的热量,模块越热时说明发散出来的热量越多。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金属外壳的产品常见。对带金属外壳的产品,外壳温度与产品内部器件温度是密切相关的,可以说外壳温度决定了产品寿命、可靠性。
对某种金属外壳产品而言,不同的环境温度,搭配不同的散热措施,都可以达到同一外壳温度。抽象举例来说,如果壳温允许达到125度,假设这个产品在70度环境温度时,配比较小的散热器壳温刚好达到125度。那么,环境温度85度时,如果把散热器换的大一些,一样可以保证壳温不超过125度。
当环境温度达到105度时,如果换成更巨大的散热器,或者辅以风冷,同样可以保证外壳温度不超过125度。散热途径是有无数种搭配的。对于没有金属外壳,或者非热的良导体外壳电源,制造厂就需要通过厂内换算、实际,明确指导客户使用,例如环境温度,及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散热方式,不按要求使用是会导致产品工作不正常的。
很多情况下,电源使用方都不清楚会将电源用到什么样的环境中,用壳温表示工作温度,对于用户,还要注意产品的效率,因为50%和90%效率的电源,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(可靠性不能单从技术指标看,与应用等其他一系列问题都相关),都可以标工作壳温125度。